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仇怨
更新时间:2025-05-23
仇怨
chóu yuàn
  • 仇怨的解释
  • 仇恨怨愤:虚伪做作往往是人们所仇怨的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仇怨chóuyuàn(1)仇视憎恨英hatred仇怨[chóuyuàn]⒈仇视憎恨。英hatred;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(名)仇恨;怨恨:~极深。[近]仇恨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仇恨;怨恨。引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秦王之邯郸,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,皆阬之。”《明史·高杰传》:“杰伏兵要击黄得功於土桥,得功几不免,两镇遂相仇怨。”⒉仇人;仇家。引《汉书·英布传》:“布不宜有此,恐仇怨妄诬之。”唐韩愈《顺宗实录》五:“叔文不之信,遂成仇怨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仇怨仇怨,指仇视憎恨。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仇恨;怨恨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秦王之邯郸,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,皆阬之。”《明史·高杰传》:“杰伏兵要击黄得功於土桥,得功几不免,两镇遂相仇怨。”仇人;仇家。《汉书·英布传》:“布不宜有此,恐仇怨妄诬之。”唐韩愈《顺宗实录》五:“叔文不之信,遂成仇怨。”
  • 网友释义:

  • 仇怨,指仇视憎恨。语出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秦王之邯郸,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,皆阬之。”拼音:chóuyuàn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(1).仇恨;怨恨。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:“秦王之邯郸,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,皆坑之。”《明史·高杰传》:“杰伏兵要击黄得功于土桥,得功几不免,两镇遂相仇怨。”(2).仇人;仇家。《汉书·英布传》:“布不宜有此,恐仇怨妄诬之。”唐韩愈《顺宗实录》五:“叔文不之信,遂成仇怨。”
  • 国语辞典:

  • 仇恨、怨恨。仇怨[chóuyuàn]⒈仇恨、怨恨。引《史记·卷六·秦始皇本纪》:「秦王之邯郸,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,皆阬之。」《明史·卷二七三·高杰传》:「杰伏兵要击黄得功于土桥,得功几不免,两镇遂相仇怨。」反恩惠英语hatredanddesireforrevenge
  • 其他解释:

  • 怨恨也。《史记·秦始皇纪》:「诸尝与王生赵时母家有仇怨,皆阬之。」;《史记·留侯世家》:「所诛者,皆生平所仇怨。」;《汉书·朱博传》:「欲报仇怨者解剑以带之。」;《汉书·英布传》:「恐仇怨妄之诬之。」;《后汉书·桓谭传》:「如此则仇怨自解,盗贼息矣。」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仇恨怨愤:虚伪做作往往是人们所仇怨的。
仇怨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chóu,qiú

[chóu,qiú]

深切的怨恨:仇敌。仇恨。仇视。疾恶如仇。同仇敌忾(全体一致痛恨敌人)。

读音:yuàn

[yuàn]

仇恨:怨恨。恩怨。宿怨。怨仇。怨敌。怨府(大家怨恨的对象)。怨声载道。 ◎ 不满意,责备:埋(mán )怨。抱怨。怨言。任劳任怨。

仇怨造句
1、幸福人生,请你贯彻!与世无争,心平气和;扬人之长,避言其错;不结仇怨,忘记凶恶;兴趣多样,自得其乐;远离愁烦,心情美丽。祝你健康,笑容朵朵!2、感恩之人亮若璀璨星光,仇怨之人,暗若惨淡愁云。3、两个男人,一个纯真善良名利双收,另一个惨遭不公仇怨蔽心。4、长岛对由情欲引起的犯罪已形成了本地独有的、...
1、凶手们来自另一敌对村落.两个村庄因为水源和放牧问题而结下仇怨.2、许一城声调陡然升高:“你还不明白吗?维礼拼死送信,说明此事已非私人仇怨,说不定关系到整个东陵安危!”。3、心中仇怨已去,如今所有的尽是愧怍。4、许一城声调陡然升高:“你还不明白吗?维礼拼死送信,说明此事已不是什么私人仇怨,说不定关...
1、当回忆像生命一样漫长,那些过往的狼狈与辉煌、仇怨或缠绵,人已经忘却,唯有神依然念念不忘。一度君华2、在这通天山附近,天大地大,都没有天河剑派大,任你有什么天大的仇怨,也得乖乖忍受着,偃旗息鼓才是。3、表面壮烈实则鄙俗的处理手法,用谋杀代替离婚来解决争风吃醋方面的仇怨这一行径便是其中一例。4、只是...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