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习用
更新时间:2025-05-25
习用
xí yònɡ
  • 习用的解释
  • 1.演习。 2.频频使用;惯用。 3.沿用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习用xíyòng(1)常用,习惯这样用英habituallyuse习用[xíyòng]⒈常用,习惯这样用。英habituallyuse;
  • 基础解释:

  • 常用,习惯这样用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演习。引《穀梁传·昭公八年》:“因蒐狩以习用武事,礼之大者也。”⒉频频使用;惯用。引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轩辕之时,神农氏世衰。诸侯相侵伐,暴虐百姓,而神农氏弗能征。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,以征不享,诸侯咸来宾从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程昌禹部曲虽蔡州人,亦习用拏子等,遂屡捷。”⒊沿用。引清陈廷敬《秦论》:“秦起西垂,习用故俗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习用习用释义为常用,习惯这样用。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演习。《穀梁传·昭公八年》:“因蒐狩以习用武事,礼之大者也。”频频使用;惯用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轩辕之时,神农氏世衰。诸侯相侵伐,暴虐百姓,而神农氏弗能征。於是轩辕乃习用干戈,以征不享,诸侯咸来宾从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程昌禹部曲虽蔡州人,亦习用拏子等,遂屡捷。”沿用。清陈廷敬《秦论》:“秦起西垂,习用故俗。”习用[xíyòng]惯用、沿用。《五代史平话.梁史.卷上》:「这黄帝做着个厮杀的头脑,教天下后世习用干戈。」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(1).演习。《谷梁传·昭公八年》:“因蒐狩以习用武事,礼之大者也。”(2).频频使用;惯用。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轩辕之时,神农氏世衰。诸侯相侵伐,暴虐百姓,而神农氏弗能征。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,以征不享,诸侯咸来宾从。”宋陆游《老学庵笔记》卷一:“程昌禹部曲虽蔡州人,亦习用拿子等,遂屡捷。”(3).沿用。清陈廷敬《秦论》:“秦起西垂,习用故俗。”
  • 国语辞典:

  • 惯用、沿用。习用[xíyòng]⒈惯用、沿用。引《五代史平话·梁史·卷上》:「这黄帝做著个厮杀的头脑,教天下后世习用干戈。」近惯用
  • 辞典修订版:

  • 惯用、沿用。《五代史平话.梁史.卷上》:「这黄帝做着个厮杀的头脑,教天下后世习用干戈。」
  • 英语:

  • habitually use,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1.演习。2.频频使用;惯用。3.沿用。
习用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xí

[xí]

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,使熟练:练习。学习。实习。 ◎ 学:习文。习武。 ◎ 对某事熟悉:习见。习闻。习以为常。 ◎ 长期重复地做,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:习惯。积习。陈规陋习。 ◎ 相因:世代相习。习习相因。 ◎ 姓。

读音:yòng

[yòng]

使人或物发挥其功能:使用。用心。用兵。用武。 ◎ 可供使用的:用品。用具。 ◎ 进饭食的婉辞:用饭。 ◎ 花费的钱财:费用。用项。用资。 ◎ 物质使用的效果:功用。有用之才。 ◎ 需要(多为否定):不用多说。 ◎ 因此:用此。

习用造句
1、据老人们讲,满族先世女真人也习用“狗橇”。2、最后,我们会修习用在重复性赛局的递回法,这在契约论和宏观经济学中很有用。3、而他指出在翻译西文术语时,日本人习用双字和双字以上的词组,因此比中国人的习用单字更能精确地传达原意,也真如老吏断狱,一语中的。4、来五14只有长成的人,才能吃乾粮,他们的官能...
1、据悉,该经书是于1475年传到朝鲜,被当时对曹洞宗非常感兴趣的朝鲜学者金时习用汉字抄写,并标注。2、汉语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的特殊固定词组,其结构方式复杂,文化内涵丰富。3、一个木马程序,用来学习用的。4、动物学习用它们的脚爪揿按开关.5、兹按石渠著录顺序,冠以习用帖名,分别为山堂帖、纡问帖、蒙惠...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