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不彰
更新时间:2025-05-26
不彰
bù zhānɡ
  • 不彰的解释
  • 1.不显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不显。不彰[bùzhāng]⒈不显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不显。引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恐渐冉而无成兮,留则蔽而不彰。”宋曾巩《墨池记》:“墨池之上,今为州学舍,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,书‘晋王右军墨池’之六字於楹间以揭之。”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若非随人而施教之,则贤才亦以无学而自废,以至於湮没而不彰。”
  • 网络解释:

  • 不彰不彰,读音bùzhāng,汉语词语,解释为不显。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不显。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恐渐冉而无成兮,留则蔽而不彰。”宋曾巩《墨池记》:“墨池之上,今为州学舍,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,书‘晋王右军墨池’之六字於楹间以揭之。”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若非随人而施教之,则贤才亦以无学而自废,以至於湮没而不彰。”不彰[bùzhāng]事物不明显,没有光采。如:「效果不彰」。《文选.孙绰.游天台山赋》:「理无隐而文彰,启二奇以示兆。」《文选.张衡.思玄赋》:「恐渐冉而无成兮,留则蔽而不彰。」不彰[bùzhāng]事物或道理不明显。【造句】效果不彰、天理不彰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不显。汉张衡《思玄赋》:“恐渐冉而无成兮,留则蔽而不彰。”宋曾巩《墨池记》:“墨池之上,今为州学舍,教授王君盛恐其不彰也,书‘晋王右军墨池’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。”孙中山《上李鸿章书》:“若非随人而施教之,则贤才亦以无学而自废,以至于湮没而不彰。”
  • 国语辞典:

  • 事物不明显,没有光采,如:「效果不彰」。不彰[bùzhāng]⒈事物不明显,没有光采。引《文选·孙绰·游天台山赋》:「理无隐而文彰,启二奇以示兆。」《文选·张衡·思玄赋》:「恐渐冉而无成兮,留则蔽而不彰。」例如:「效果不彰」。
  • 辞典修订版:

  • 事物不明显,没有光采,如:「效果不彰」。《文选.孙绰.游天台山赋》:「理无隐而文彰,启二奇以示兆。」《文选.张衡.思玄赋》:「恐渐冉而无成兮,留则蔽而不彰。」
  • 辞典简编版:

  • 事物或道理不明显。 【造句】效果不彰、天理不彰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1.不显。
不彰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bù

[bù]

副词。 ◎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◎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◎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:zhāng

[zhāng]

明显,显著:彰彰。昭彰。彰明。欲盖弥彰。 ◎ 表明,显扬:表彰。彰善瘅恶(表扬好的,憎恨坏的)。 ◎ 姓。

不彰造句
1、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。老子2、然而,此举却随著菸草走私入境与非法贩卖而成效不彰。3、然而,此举却随著菸草走私入境与非法贩卖而成效不彰。4、该园远离城市,僻处一隅,故游人罕至,令名不彰,清代文人雅士的著作中鲜有提及,便是例证。5、腐败不除正义不彰,腐败不去民无宁日,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,一个...
1、人患志之不立,亦何忧令名不彰邪?2、但在汉末,却还是童山秃岭,声名不彰,最多也就勉强算一处福地胜境。3、歧者不立,跨者不行;自见者不明,自是者不彰;自伐者无功,自矜者不长。4、当下我们面临的问题是道德废驰,是公义不彰,而整饬秩序光靠严刑峻法行吗?不行。5、知与众同者,非人师也。大知似狂。不痴不狂...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