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不察
更新时间:2025-05-26
不察
bù chá
  • 不察的解释
  • 1.不察知;不了解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不察知;不了解。不察[bùchá]⒈不察知;不了解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不察知;不了解。引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,反信谗而齌怒。”南朝梁沉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明无不察,容光之微必照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至杨霁云》:“辑印起来,可知也未始不可以作后来者的借鉴。但读者不察,往往以为这些是个人的事情。”
  • 综合释义:

  • 不察知;不了解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,反信谗而齌怒。”南朝梁沉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明无不察,容光之微必照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至杨霁云》:“辑印起来,可知也未始不可以作后来者的借鉴。但读者不察,往往以为这些是个人的事情。”不察[bùchá]不审慎明察。《文选.嵇康.养生论》:「世人不察,惟五谷是见。」《三国演义.第一六回》:「夫除一人之患,以阻四海之望。安危之机,不可不察。」不察[bùchá]不注意。【造句】他一时不察,把开会的时间记错了。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不察知;不了解。《楚辞·离骚》:“荃不察余之中情兮,反信谗而齌怒。”南朝梁沈约《齐故安陆昭王碑》:“明无不察,容光之微必照。”鲁迅《书信集·至杨霁云》:“辑印起来,可知也未始不可以作后来者的借鉴。但读者不察,往往以为这些是个人的事情。”
  • 国语辞典:

  • 不审慎明察。不察[bùchá]⒈不审慎明察。引《文选·嵇康·养生论》:「世人不察,惟五谷是见。」《三国演义·第一六回》:「夫除一人之患,以阻四海之望。安危之机,不可不察。」
  • 辞典修订版:

  • 不审慎明察。《文选.嵇康.养生论》:「世人不察,惟五谷是见。」《三国演义.第一六回》:「夫除一人之患,以阻四海之望。安危之机,不可不察。」
  • 辞典简编版:

  • 不注意。 【造句】他一时不察,把开会的时间记错了。
  • 其他释义:

  • 1.不察知;不了解。
不察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bù

[bù]

副词。 ◎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◎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◎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读音:chá

[chá]

仔细看,调查研究:察看。察核。观察。考察(a.实地观察调查,如“科学察察”;b.细致深刻地观察,如“科学研究要勤于察察和思考”)。察觉。察访。察勘。察探。明察秋毫(“秋毫”指秋天鸟兽身上新长的细毛,喻为人精明,任何小问题都看得清楚)。

不察造句
1、作家借一个士兵的小故事,嘲讽了习而不察的形式主义、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习气,由此漫画式地刻画了诸多军人的精神群像。2、皇帝不察时政要事,必然消息闭塞,最容易听风是雨,误导心智。3、得言不可以不察。数传而白为黑,黑为白。4、他权衡再三,为求自保,决定也向金军投降,于是,他令儒林郎王枢起草降表,表中说...
1、志不强者智不达,言不信者行不果。据财不能以分人者,不足与友。守道不笃,偏物不博,辩是非不察者,不足与游。墨子2、灵台无计逃神矢,风雨如磐暗故园,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荐中医!3、普通人读书,虽然借用古人的话做口头禅,但是多是习而不察,不求甚解,莫名其妙的。4、几名印第安人手持简易弓箭朝哨塔上射...
1、倒是宿青平的执政理念更值得推敲,舆论却对此习而不察。2、关尹子曰:“可矣。守而勿失也。非独射也,为国与身亦皆如之。故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。”。列子3、不察敌情,错一;轻打边张,错二;不知进退,错三!算了,我不想再讲,当你摸到七万枪子还不下车时,失败在那一刻就注定了!默苍离4、三员议事特邀议员...
1、中,我们发现导致许多期刊失败的原因,常常是对于缓慢而来的威胁习而不察。2、然民愚习不察,迨久能辩之,其受害已不可胜言矣。3、本草药之命名,固有不可晓者,中间亦多有意义,学人不可以不察。朱丹溪4、听言不可不察,不察则善不善不分。5、马溅香尘,过客匆匆。不察间,打马走过万水千山,重重叠嶂似是昨日再现...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