◎ 不亦 bùyì[is it not?] 副词,表示委婉的反问,用在谓语的前面,句末有语气词同它配合吾射不亦精乎?——宋·欧阳修《归田录》
常用于表肯定的反问句,句末多有“乎”字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:“ 武子 曰:‘不亦善乎?’”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:“观此竖子,乃欲以一笑之故杀吾美人,不亦甚乎!” 唐 韩愈 《送齐暤下第序》:“今之君天下者,不亦劳乎?” 明 李东阳 《安平镇减水石坝记》:“揆之善沟者水潄之,善防者水淫之,两者不亦兼而有之乎?”
读音:bù
[bù]
副词。 ◎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 ◎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:不,我不知道。 ◎ 用在句末表疑问:他现在身体好不?
读音:yì
[yì]
副词,也,表示同样、也是:亦无不可。亦步亦趋。 ◎ 又:“先君何罪?其嗣亦何罪?” ◎ 不过,只是:“王亦不好土也,何患无士?” ◎ 表示加强或委婉的语气:“呜呼,亦盛矣哉!”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” ◎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