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上楼去梯
更新时间:2025-05-26
上楼去梯
shànɡ lóu qù tī
  • 上楼去梯的解释
  •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。也比喻诱人上当。

  • 词语解释:

  • 比喻进行极其秘密的谋划。也比喻诱人上当。
  • 引证解释:

  • ⒈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﹝刘琦﹞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,亮辄拒塞,未与处置。后因称秘密的谈话为“去梯言”。引琦乃将亮游观后园,共上高楼。饮宴之间,令人去梯,因谓亮曰:‘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,言出子口,入於吾耳,可以言未?’”⒉比喻怂恿人上当。引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废后,恨简文云:‘上人箸百尺楼上,担梯将去。’”
  • 汉语大词典:

  • (1).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﹝刘琦﹞每欲与亮谋自安之术,亮辄拒塞,未与处置。琦乃将亮游观后园,共上高楼。饮宴之间,令人去梯,因谓亮曰:‘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,言出子口,入于吾耳,可以言未?’”后因称秘密的谈话为“去梯言”。(2).比喻怂恿人上当。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黜免》:“殷中军废后,恨简文云:‘上人箸百尺楼上,担梯将去。’”
  • 其他解释:

  • 三国时,刘表爱少子琮,不悦长子琦,琦求自安之术于诸葛亮,亮辄拒却,琦乃偕亮游园,共上高楼而去其梯,使亮上而不能下,谓亮曰:「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,出子口而入吾耳,可以言未。」亮始代为画策,见《三国志·蜀书·诸葛亮传》。后世谓秘密之言曰去梯,言本此。
  • 出处:

  • 《三国志·蜀志·诸葛亮传》:“琦乃将亮游观后园,共上高楼。饮宴之间,令人去梯,因谓亮曰:‘今日上不至天,下不至地,言出子口,入于吾耳,可以言示?’”
上楼去梯的书写
字义分解

读音:shàng,shǎng

[shàng,shǎng]

位置在高处的,与“下”相对:楼上。上边。 ◎ 次序或时间在前的:上古。上卷。 ◎ 等级和质量高的:上等。上策。上乘(佛教用语,一般借指文学艺术的高妙境界或上品)。 ◎ 由低处到高处:上山。上车。上升。 ◎ 去,到:上街。 ◎ 向前进:冲上去。 ◎ 增加:上水。 ◎ 安装,连缀:上刺刀。上鞋(亦作“绱鞋”)。 ◎ 涂:上药。 ◎ 按规定时间进行或参加某种活动:上课。上班。 ◎ 拧紧发条:上弦。 ◎ 登载,记:上账。 ◎ 用在名词后边,表示时间、处所、范围:晚上。桌上。组织上。 ◎

读音:lóu

[lóu]

两层和两层以上的房屋;亦指建筑物的上层部分或有上层结构的,或指楼房的一层:楼房。楼梯。楼道。楼层。城楼。岗楼。阁楼。楼台。楼船。办公楼。高楼大厦。 ◎ 姓。

读音:qù

[qù]

离开所在的地方到别处;由自己一方到另一方,与“来”相对:去处。去路。去国。 ◎ 距离,差别:相去不远。 ◎ 已过的,特指刚过去的一年:去年。去冬今春。 ◎ 除掉,减掉:去掉。去皮。去势(a.阉割;b.动作或事情终了时的气势)。 ◎ 扮演戏曲中的角色:他去男主角。 ◎ 用在动词后,表示趋向:上去。进去。 ◎ 用在动词后,表示持续:信步走去。 ◎ 汉语四声之一:去声(a.古汉语四声的第三声;b.普通话字调中的第四声)。

读音:tī

[tī]

登高用的器具、设备:梯子。楼梯。木梯。软梯。电梯。云梯。阶梯。 ◎ 形状或作用像梯子的:梯田。梯级。梯形。梯队(亦泛指工作中层层递补的力量)。
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