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鍚怎么读
更新时间:2025-05-23
鍚
鍚的拼音 yáng
注音 ㄧㄤˊ
部首笔画 8
繁体字
汉字结构左右结构
造字法
鍚的笔顺撇捺横横竖捺撇横竖折横横横撇折撇撇
鍚的意思、基本意思
  • QJGR
  • 五行
  • UniCode
    U+935A
  • 仓颉
    CAMH
  • QJGR
  • 四角号码
    86127
  • GBK编码
    E590
  • 规范汉字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yáng  ㄧㄤˊ
    ◎ 见“钖”。

    康熙字典

    ◎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戌集上】【金字部】 鍚; 康熙笔画:17; 页码:页1314第08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與章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余章切【正韻】移章切,𠀤音陽。與鐊同。【詩·大雅】鉤膺鏤鍚。【箋】睂上曰鍚,刻金飾之,今當盧也。【左傳·桓二年】鍚鸞和鈴,昭其聲也。【註】鍚,在馬額,有鳴聲。 又邑名。【左傳·哀十二年】彌作、頃丘、玉暢、嵒、戈、鍚。【註】六邑名。 又【廣韻】兵名。盾背飾以金爲之。【禮·郊特牲】朱干設鍚,諸侯之僭禮也。

    字源字形

    字形对比:

   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
    汉语字典

    [①][yáng]
    [《廣韻》與章切,平陽,以。]
    亦作“鐊1”。“钖1”的繁体字。
    (1)马额上皮革饰物。上缀金属,半月形,马走动时振动有声。
    (2)谓用金装饰盾背。《礼记·郊特牲》:“朱干設鍚。”郑玄注:“鍚,傅其背如也。”孔颖达疏:“謂用金琢傅其盾背。盾背外高,背亦外高,故云如也。”一说鍚当作“揚”。大斧。孙希旦集解:“鍚當作'揚',鉞也。”
    (3)春秋地名。在今河南省杞县附近。

    音韵参考

    [上古音]:阳部喻四母,jiang
    [广 韵]:與章切,下平10陽,yáng,宕開三平陽以
    [平水韵]:下平七阳
    [粤 语]:joeng4

    详细解释

    详细字义
    yáng 
    〈名〉
    (1) 马额上的金属饰物。马走动时发出声响 [the ornaments on horse's forehead]
    鍚、鸾、和、铃,昭其声也。——《左传·桓公二年》。杜预注:“鍚在马额…动皆有鸣声。”
    (2) 又如:鍚面(马头上的镂金饰物。也叫“当卢”)
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