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辟的详细解释
更新时间:2025-05-23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详细字义
    bì 
    〈名〉
    (1) (会意。小篆字形,从卩,从辛,从口。“卩”,音 jié,甲骨文象人曲膝而跪的样子。“辛”,甲骨文象古代酷刑用的一种刀具。本义:法律,法度)
    (2) 同本义 [law]
    辟,法也。从卩、从辛,节制其罪也。从口,用法者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“辟言不信”。(法度之言,而不听信。)——《诗·小雅·雨无止》
    (3) 君主 [monarch]
    辟遏有德。——《汉书·五行志》。注:“天子也。”
    皇王(指周武王)维(语气词)辟。——《诗经·大雅·文王有责》
    (4) 又如:复辟
    (5) 古称官吏 [official]
    厥辟不辟。——《礼记·坊记》
    三卿一长曰辟。——《周书·武顺》
    正殿路寝,用朝群辟。——《文选》
    (6) 罪,罪行 [crime]
    言奇者见疑,行殊者得辟。——《汉书》
    词性变化
    bì 
    〈动〉
    (1) 通“避”。回避,躲避 [avoid]
    使咸知王之好恶辟行之。——《周礼·掌交》
    秦子梁子以公旗辟于下道,是以皆止。——《左传·庄公九年》
    子曰:贤者辟世,其次辟地,其次辟色,其次辟言。——《论语·宪问》
    行辟人可也。——《孟子》
    不辟死伤。——《荀子·荣辱》
    文王之所辟(后作“避”)风雨也。——《左传·僖公三十三年》
    高祖尝(曾经)辟吏。——《史记·张丞相列传》
    (2) 又如:辟邪(避免或驱除邪恶)
    (3) 征召来授予官职 [appoint to an official position]
    举孝廉,不行,连辟公府,不就。——《后汉书·张衡传》
    (4) 另见 pì 

辟(辛)同部首字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