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本解释
● 臬
niè ㄋㄧㄝˋ
◎ 箭靶子。
◎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。
◎ 标准,法式:圭臬。
康熙字典
◎ 康熙字典解释
【未集下】【自字部】 臬; 康熙笔画:10; 页码:页1000第19(点击查看原图)
【廣韻】五結切【集韻】【正韻】魚列切【韻會】倪結切,𠀤音孽。【說文】射的。从木,自聲。【徐曰】射之高下準的。 又【廣韻】門橜也。【爾雅·釋宮】樴謂之杙,在地者謂之臬。【註】卽門橜也。【韻會】或作槷。亦作闑。 又【博雅】臬,灋也。【書·康誥】王曰:外事汝陳時臬。【傳】臬,法也。又【多方】爾罔不克臬。【傳】汝無不能用法,欲其皆用法。 又【小爾雅】臬,極也。 又【集韻】九芮切,音劂。射的也。 又【韻補】叶牛例切,音刈。【張衡·東京賦】桃弧棘矢,所發無臬。飛礫雨散,剛彈必斃。【註】臬,射墩的也。【釋文】牛例切。 字源字形
汉语字典
[①][niè]
[《廣韻》五結切,入屑,疑。]
(1)箭靶。
(2)引申为目标;准则。
(3)古代测量日影之标杆。
(4)刑律;法规。
(5)终极。
(6)安装船侧用以支架橹之木桩。
音韵参考
[广 韵]:五結切,入16屑,yè,山開四入先疑
[平水韵]:入声九屑
[粤 语]:jit6nip6
[闽南语]:giat4
详细解释
详细字义
◎ 臬 niè
〈名〉
(1) 箭靶 [target]
臬,射准的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(2) ;引申为目标;准则
所发无臬。——张衡《东京赋》
(3) 又如:臬极(准则;标准)
(4) 古代测日影的标杆 [guidepost]
陈圭置臬,瞻星揆地。——《石阙铭·序》
(5) 刑法;法度 [law]
王曰:“外事,汝陈时臬,司师兹殷罚有伦。”——《书·康诰》
(6) 古代主管一省司法的官员 [provincial judge]。如:臬司(官名。即元的肃政廉访司,掌管一路的司法刑狱和官吏考核的工作。后明、清的提刑按察司,也称臬司,俗称臬台或廉访);臬使(即按察使);臬府(即臬司。指肃政廉访使);臬宪(旧时对按察使的敬称)
(7) 终极 [terminal]
其深不测,其广无臬。——汉· 王粲《游海赋》
(8) 安装在船侧用以支架橹的木桩 [spile]
如人摇橹,臬为之碍故也。——宋· 沈括《梦溪笔谈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