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笞怎么读
更新时间:2025-05-22
笞
笞的拼音 chī
注音
部首笔画 6
繁体字
汉字结构上下结构
造字法形声
笞的笔顺撇横捺撇横捺折捺竖折横
笞的意思、基本意思
  • TCKF
  • 五行
  • UniCode
    U+7B1E
  • 仓颉
    HIR
  • TCKF
  • 四角号码
    88603
  • GBK编码
    F3D7
  • 规范汉字
    4903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chī  ㄔˉ
    ◎ 用鞭杖或竹板打:鞭笞。
    ◎ 古代用竹板或荆条打人脊背或臀腿的刑罚:笞刑。

    英文翻译


    knout   scourge

    康熙字典

    ◎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未集上】【竹字部】 笞; 康熙笔画:11; 页码:页880第04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廣韻】丑之切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抽之切,𠀤音痴。捶擊也。【前漢·𠛬法志】景帝六年詔曰:笞者,所以敎之也。其定箠令。丞相劉舍請笞者,捶長五尺,其本大一寸,其竹之末薄半寸,皆平其節。當笞者笞臋,毋得更人。【註】如淳曰:然則先時笞背也。師古曰:毋更人,謂行笞者不更易人也。【唐書·𠛬法志】斷獄之𠛬有五,一曰笞。笞之爲言恥也,凡過之小者,捶撻以恥之。漢用竹,後世更以楚。《書》曰扑作敎𠛬是也。太宗甞覽《明堂針灸圖》,見人之五臟皆近背,詔罪人無得鞭背。【荀子·正論篇】捶、笞臏脚。【註】捶笞皆杖擊也。

    字源字形

    笞

    汉语字典

    [①][chī]
    [《廣韻》丑之切,平之,徹。]
    (1)用鞭、杖或竹板打人。
    (2)古代的一种刑罚。用荆条或竹板敲打臀、腿或背。为五刑之一。

    音韵参考

    [广 韵]:丑之切,上平7之,chī,止開三平之徹
    [平水韵]:上平四支
    [粤 语]:ci1
    [闽南语]:thi5

    详细解释

    详细字义
    chī 
    〈动〉
    (1) (形声。从竹,台声。本义:用竹板、荆条击) 用鞭、杖、竹板抽打 [flog;beat with bamboo cane or wooden stick]
    笞,击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笞者可以教之也。——《汉书·刑法志》
    捶笞膑脚。——《荀子·正论》
    (2) 又如:笞楚(笞是竹片,楚是荆条。用竹片荆条等物责打);笞挞(用板子、棍子拷打);笞服(拷打而使屈服)
    词性变化
    chī 
    〈名〉
    古代用鞭子或竹板拷打的刑罚 [flog]。如:笞杖(笞刑用的木杖);笞决(用刑决狱)
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