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戈怎么读
更新时间:2025-05-26
戈
戈的拼音
注音 ㄍㄜ
部首笔画 4
繁体字
汉字结构独体结构
造字法象形
戈的笔顺横折撇捺
戈的意思、基本意思
  • AGNY
  • 五行
  • UniCode
    U+6208
  • 仓颉
    I
  • AGNT
  • 四角号码
    53000
  • GBK编码
    B8EA
  • 规范汉字
    0104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gē   ㄍㄜˉ
    ◎ 古代的一种兵器,横刃,用青铜或铁制成,装有长柄:干(gān)戈。倒(dǎo )戈。枕戈待旦。
    ◎ 姓。

    英文翻译


    dagger

    康熙字典

    ◎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卯集中】【戈字部】 戈; 康熙笔画:4; 页码:页411第01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古禾切,音鍋。【說文】平頭戟也。【徐鍇曰】戟小支上向則爲戟,平之則爲戈。一曰戟偏距爲戈。【禮·曲禮】進戈者前其𨱔,後其刃。【正義曰】戈,鉤孑戟也。如戟而橫安刃,但頭不向上,爲鉤也。直刃長八寸,橫刃長六寸,刃下接柄處長四寸,𠀤廣二寸,用以鉤害人也。【周禮·冬官考工記】戈柲六尺有六寸。【又】戈廣二寸,內倍之,胡三之,援四之。【註】內謂胡以內接柲者也,胡,其孑也,援,直刃也。【釋名】戈,過也。所刺擣則決,所鉤引則制之,弗得過也。【書·牧誓】稱爾戈。【註】戈,短兵也。人執以舉之,故言稱也。又【典略】周有孤父之戈。 又國名。在宋鄭之閒,寒浞子豷封于戈,少康滅之。 又姓。【史記】夏後有戈氏,宋戈彥,明戈鎬。 又司戈,武職,從八品,唐天授年閒置。 从弋,一橫之。象形。

    字源字形

    戈

    汉语字典

    [①][gē]
    [《廣韻》古禾切,平戈,見。]
    (1)古代的主要兵器。青铜制。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,秦以后逐渐消失。其突出部分名援,援上下皆刃,用以横击和钩杀。又有石戈、玉戈,多为礼仪用具或明器。
    (2)泛指兵器。
    (3)战争;战乱。
    (4)书法右下斜钩。参见“戈脚”。
    (5)量词。古代长度单位。
    (6)春秋时国名。
    (7)姓。

    音韵参考

    [广 韵]:古禾切,下平8戈,guō,果合一平戈見
    [平水韵]:下平五歌
    [唐 音]:*guɑ
    [国 语]:gē
    [粤 语]:gwo1
    [闽南语]:ko1

    详细解释

    详细字义
    gē 
    〈名〉
    (1) (象形。甲骨文字形,象一种长柄兵器形。本义:一种兵器)
    (2) 中国古代的主要兵器 [dagger-axe(an ancient weapon)]
    戈,平头戟也。从弋、一,横之象形。——《说文》。按,戈者,柲也,长六尺六寸,其刃横出,可勾可击,与矛专刺、殳专击者不同,亦与戟之兼刺与勾者异。
    执戈上刃。——《书·顾命》
    称尔戈。——《书·牧誓》
    戈广二寸。——《考工记·冶氏》
    操吴戈兮被犀甲,车错毂兮短兵接。——《楚辞·屈原·国殇》
    (3) 青铜制,盛行于商至战国时期,秦以后逐渐消失。其突出部分名援,援上下皆刃,用以横击和钩杀,勾割或啄刺敌人,因此,古代叫做勾兵或称啄兵。又如:戈殳(戈和殳。泛指兵器);戈甲(戈和铠甲。借指战争。又为兵器的统称);戈矢(戈和箭);戈矛(戈和矛)
    (4) 泛指兵器 [weapons]
    左右军士,皆全装贯带,持戈执戟而立。——《三国演义》
    能执干戈以卫社稷。——《礼·檀弓下》
    (5) 又如:戈兵(兵器。也指战争);干戈(泛指武器;喻指战争)
    (6) 战争;战乱 [war]
    偃武息戈,卑辞事汉。——《后汉书·公孙述传》
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