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惕的详细解释
更新时间:2025-05-24
  • 详细解释

    详细字义
    tì 
    〈动〉
    (1) (形声。从心,易声。本义:害怕,放心不下)
    (2) 同本义 [be on the alert against]
    惕,惧也。——《玉篇》
    惕,敬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夕惕若厉。——《易·乾》。郑注:“惧也。”
    岂不使诸侯之心惕惕焉。——《国语·楚语》。注:“惧也。”
    无日不惕,岂敢忘职?——《左传·襄公二十二年》
    行人皆怵惕。——李白《古风五十九首》
    愧惕惭惧。——唐· 李朝威《柳毅传》
    (3) 又如:惕息(忧心戒惧,不敢喘息。形容恐惧到了极点);惕惕(忧心戒惧;忧劳);惕 虑(戒慎谋虑);惕心(心有所惧)
    (4) 忧伤 [distress;sad]
    血去惕出。——《易·小畜》。虞注:“忧也。”
    抱拙终身,以死谁惕。——柳宗元《乞巧文》
    (5) 又如:惕然(忧虑的样子);惕想(忧思)
    词性变化

    〈名〉
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