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吁怎么读
更新时间:2025-05-23
吁
吁的拼音
注音 ㄒㄩ ㄩˋ
部首笔画 3
繁体字
汉字结构左右结构
造字法形声
吁的笔顺竖折横横横竖
吁的意思、基本意思
  • KGFH
  • 五行
  • UniCode
    U+5401
  • 仓颉
    RMD
  • KGFH
  • 四角号码
    61040
  • GBK编码
    D3F5
  • 规范汉字
    0420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xū  ㄒㄩˉ
    ◎ 叹息:长吁短叹。
    ◎ 叹词,表示惊疑:吁,是何言欤?

    英文翻译


    appeal   sigh

    康熙字典

    ◎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丑集上】【口字部】 吁; 康熙笔画:6; 页码:页174第14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〔古文〕𠮲【唐韻】况于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匈于切,𠀤音訏。【說文】驚也。【玉篇】疑怪之辭也。【廣韻】嘆也。【書·堯典】帝曰:吁嚚訟可乎。【詩·周南】云何吁矣。 又留吁,赤狄別種。【春秋·宣十六年】晉人滅赤狄、甲氏及留吁。又省作于。【詩·周南】于嗟麟兮。【召南】于嗟乎騶虞。 又【集韻】雲俱切,音迂。義同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休居切。與噓同。【王充·論衡】猪馬以气吁之。 又【廣韻】【集韻】𠀤王遇切,音芋。義同。 【說文】本作吁。吁,字从口从亐。

    字源字形

    吁

    汉语字典

    [①][xū]
    [《廣韻》况于切,平虞,曉。]
    [《廣韻》王遇切,去遇,云。]
    “呼3”的被通假字。
    (1)叹词。表示惊怪、不然、感慨等。
    (2)叹息;赞叹。
    (3)忧愁。
    (4)惊,惊动。
    (5)吐。
    (6)自得貌。参见“吁吁”。
    [②][yū]
    喝止牲口声。
    [③][yù]
    “1”的简化字。

    音韵参考

    [上古音]:鱼部晓母,xiua
    [广 韵]:況于切,上平10虞,xū,遇合三平虞曉
    [平水韵]:上平七虞·上声七麌·去声七遇
    [唐 音]:xio
    [国 语]:xū,yù
    [粤 语]:heoi1
    [闽南语]:hmh4,ng5

    详细解释

    详细字义
    xū 
    <叹>
    (1) (形声。从口,于声。本义:表示惊怪、不然、感慨等) 同本义 [oh]
    王曰:“吁!来!有邦有土,告尔祥刑。”——《书·吕刑》
    吁!惊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王曰:“吁,来!…”——《史记·周本纪》
    吁!是何言欤?——《法言·君子》。注:“吁!骇叹之声。”
    (2) 又如:吁咈(表示不以为然之意);吁咈都俞(吁咈,吁俞。用以赞美君臣间论政之和洽。见《书·尧典》);吁嗟(表示忧伤或有所感;表示赞美)
    词性变化
    xū 
    〈动〉
    (1) 叹息,叹气 [sigh]
    香车辗尽关山日,弹罢琵琶只自吁。——《明珠记》
    (2) 又如:吁唏(吁嘘。嘘唏,叹息);吁气(叹气);吁嗟(哀叹;叹息);吁嗟(慨叹);吁然(感叹的样子);吁叹(叹息;哀叹);吁嘻(感叹)
    (3) 吐 [breathe out]。如:吁呵(口中默念);吁吸(嘘气与吸气;呼吸);吁呼(指吐气);吁荼(谓散发出温暖之气);吁气(呼气,吐气)
    云何吁矣。——《诗·周南·卷耳》
    (4) 另见 yū;yù
    基本词义

    〈象〉
    (1) 吆喝牲口的声音
    (2) 另见 xū;yù
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