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刺怎么读
更新时间:2025-05-23
刺
刺的拼音
注音 ㄘˋ
部首笔画 2
繁体字
汉字结构左右结构
造字法形声
刺的笔顺横竖折竖撇捺竖竖
刺的意思、基本意思
  • SMJH
  • 五行
  • UniCode
    U+523A
  • 仓颉
    DBLN
  • GMIJ
  • 四角号码
    52900
  • GBK编码
    B4CC
  • 规范汉字
    1039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cì   ㄘˋ
    ◎ 用有尖的东西插入:刺绣。刺伤。刺杀。
    ◎ 暗杀:刺客。被刺。行刺。
    ◎ 侦探,打听:刺探。
    ◎ 用尖锐的话指出别人的坏处:讽刺。讥刺。
    ◎ 尖锐像针的东西:芒刺。鱼刺。刺丛。

    英文翻译


    puncture   stab   stabbed   stick   sting   thorn   thrust

    康熙字典

    ◎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子集下】【刀字部】 刺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139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七賜切【正韻】七四切,𠀤此去聲。【說文】刺,直傷也。从刀束。【爾雅·釋詁】刺,殺也。【春秋·僖二十八年】公子買戍衞,不卒戍刺之。【公羊傳】刺之者何,殺之也。又【儀禮·士相見禮】庶人則曰刺草之臣。【註】刺猶剗除之也。又【前漢·郊祀志】刺六經中作王制。【註】刺,采取之也。又【廣韻】針刺也。以針黹物曰刺。又【韻會】棘芒也。又【釋名】書姓名於奏白曰刺。【後漢·禰衡傳】建安初游洛下,始達穎川,隂懷一刺,旣而無所之,至刺字漫滅。又【詩·大雅】天何以刺。【毛傳】刺,責之。又【周禮·秋官】司刺掌三刺,一訊羣吏,二訊羣臣,三訊萬民。【註】刺,訊決也。又刺史,官名。【韻會】漢武帝初置刺史,掌奉詔察州。成帝更名牧,哀帝復爲刺史。又【唐韻】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𠀤七迹切,音磧。穿也,傷也。【增韻】刃之也。【孟子】刺人而殺之。又針黹也。【史記·貨殖傳】刺繡文,不如倚市門。又偵伺也。【前漢·燕王旦傳】燕王旦遣幸臣之長安問禮儀,隂刺𠋫朝廷事。又【韻會】黥也。又撐也。【史記·𨻰平世家】平乃刺船而去。【韓愈詩】峻瀨乍可刺。又刺刺,多言貌。【管子·心術篇】焉能去刺刺爲咢咢乎。【韓愈·送殷員外序】丁寧顧婢子,語刺刺不能休。又七計切,音砌。【詩·魏風】維是褊心,是以爲刺。【集韻】俗作㓨。【韻會】从朿从刀。俗作刺,誤。剌音辣。

    字源字形

    刺

    汉语字典

    [①][cì]
    [《廣韻》七賜切,去寘,清。]
    [《廣韻》七迹切,入昔,清。]
    亦作“1”。亦作“措3”。
    (1)以剑矛之刃向前直戳。
    (2)泛指用刀剑等尖锐的东西刺入或穿过物体。
    (3)刺杀;杀死。
    (4)指暗杀。
    (5)讽刺。
    (6)谓指责、揭发。
    (7)探取;采取。
    (8)古代耕田器耒下连耜之前曲部分,本称“疵”。其面不平,如颡额患疵病,故称“疵”。因其耕作时插入地下,故又称“刺”。后用为刨土、耕作之意。
    (9)刺探;侦探。
    (10)插入;钻进。
    (11)刺激;刺射。
    (12)兵器的锋刃。
    (13)泛指尖利如针之物。
    (14)喻令人难堪、棘手的言行。
    (15)书写。
    (16)名片。
    (17)担任州刺史或郡守,亦泛指出任。
    (18)刺绣。
    (19)刺配。古代刑罚之一。在面部刺字,发配远方。始于五代後晋,宋、元、明、清因之。
    (20)判决。
    (21)划船;撑船。
    (22)征募兵卒的代称。宋制,凡兵卒常刺字为记,故称。
    (23)一种横网捕鱼方式。
    [②][cī]
    象声词。
    [③][qì]
    见“刺3促”。

    音韵参考

    [上古音]:锡部清母,tsiek
    [广 韵]:七賜切,去5寘,cì,止開三去支A清
    [平水韵]:去声四寘
    [唐 音]:lɑt,tsi?k,tsi??
    [国 语]:cì,qì
    [粤 语]:ci3cik3sik3
    [闽南语]:chhi3,chhiah4

    详细解释

    详细字义
    cī 
    <象>
    (1) 激烈的撞击或爆炸声 [wham;loud,sharp sound]。如:刺的一声,他滑了一个跟头
    (2) 另见 cì 
    词性变化
    cì 
    〈名〉
    (1) 泛指尖利如针之物 [thorn]。如:刺竹(一种多刺的竹);刺儿(尖锐像针的东西);刺莓(有刺的野生莓子)
    (2) 名帖 [name card]
    即门者持刺入,而主者又不即出见。——宗臣《报刘一丈书》
    (3) 又如:刺呼(名片上所写的姓名);刺纸(犹名片);刺请(以名刺邀请)
    (4) 兵器的锋刃 [edge]。如:刺兵(古代兵器,矛属)
    (5) 旁边 [side]。如:刺斜(旁边);刺邪里,刺斜(旁边)
    (6) 另见 cī 
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