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亞怎么读
更新时间:2025-05-23
亞
亞的拼音
注音 ㄧㄚˋ
部首笔画 2
繁体字
汉字结构独体结构
造字法
亞的笔顺横竖横折折横竖横
亞的意思、基本意思
  • GFGD
  • 五行
  • UniCode
    U+4E9E
  • 仓颉
    MLLM
  • GHGG
  • 四角号码
    10102
  • GBK编码
    8186
  • 规范汉字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yà  ㄧㄚˋ
    ◎ “亚”的繁体字。
    ◎ 次於。《國語•吳語》:“乃退就幕而會,吳公先歃,晉侯亞之。”南朝宋•劉義慶《世說新語•識鑒》:“諸葛道明初過江左,自名道明,名亞王、庾之下。”
    ◎ 輸、低、較差。如:“他的歌唱技巧不亞於你。”
    ◎ 相同、相等。《後漢書•卷四十•班彪傳上》:“節慕原、嘗,名亞春、陵。”《南史•卷七十二•顏協傳》:“時吳郡顧協亦在蕃邸,與協同名,才學相亞,府中稱為二協。”
    ◎ 掩。宋•蔡伸《如夢令•人靜重門深亞詞》:“人靜重門深亞,朱閣畫簾高掛。”《董西廂•卷一》:“幾間寮舍,半亞朱扉。”
    ◎ 次一等的、第二的。如:“亞軍”、“亞熱帶”、“亞聖”。
    ◎ 亞洲的簡稱。如:“歐亞大陸”、“亞太影展”。
    ◎ 姊妹丈夫的互稱。通“婭”。《詩經•小雅•節南山》:“瑣瑣姻亞,則無膴仕。”毛亨•傳:“兩婿相謂曰亞。”

    康熙字典

    ◎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子集上】【二字部】 亞; 康熙笔画:8; 页码:页87第13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【集韻】𠀤衣駕切,鴉去聲。【說文】醜也。象人局背之形。 又【爾雅·釋言】亞,次也。【蜀志】諸葛亮管蕭之亞。 又【增韻】少也。【廣韻】就也。 又姻亞,壻之父曰姻,兩壻相謂曰亞。【詩·小雅】瑣瑣姻亞,則無膴仕。別作婭。 又【集韻】【正韻】𠀤於加切,音鴉。【前漢·東方朔傳】伊優亞者,辭未定也。 又【趙古則曰】物之岐者曰亞。俗作丫椏。 又【正韻】烏落切。【正譌】與堊同,塗飾牆也。 又與惡同。【史記·盧綰傳】綰孫他人封亞谷侯。【漢書】作惡谷。【語林】宋人有獲玉印,文曰周惡夫印。劉原父曰:漢條侯印,古亞惡二字通用。 又與滹通,滹沱。【禮·禮器】作惡池。【秦·詛楚文】作亞駝。 又與稏通,稻也。【韻會】䆉稏通作罷亞。 又【郝敬讀書通】壓通作亞。【杜甫·上巳宴集詩】花蕊亞枝紅。又【人宅詩】花亞欲移竹。𠀤與壓同。 【字彙】正譌云:亞本涂飾字,餘皆借義,旣爲借義所奪,小篆遂从土作堊字,又从心作惡字以別之。亞、堊、惡本一字,《秦·詛楚文》以亞駝代滹沱,則因聲借用明矣。◎按《字彙》說是,但俗旣習用借義已久,姑載本義於後,以備一字原委云。
    考證:〔【爾雅·釋詁】亞,次也。〕 謹照原書釋詁改釋言。〔【蜀志】諸葛亮管簫之亞。〕 謹照原文管簫改管蕭。

    字源字形

    字源演变:

    甲骨文金文 楷体

    字形对比:

    中国大陆宋体台湾细明体香港明体日本明朝体韩国明朝体旧字形

    汉语字典

    [①][yà]
    [《廣韻》衣嫁切,去禡,影。]
    亦作“亜1”。“惡6”的被通假字。“亚1”的繁体字。
    (1)丑。
    (2)次;次于。表示时间或空间的先后。
    (3)低于;低。表示等级的高低。
    (4)指低一等。见“亞軍”、“亞大夫”、“亞熱帶”。
    (5)低矮。
    (6)垂;低垂。
    (7)俯;偃俯。
    (8)压;低压。
    (9)拂。
    (10)掩映;掩闭。
    (11)居,处。
    (12)谓前后依次承接。
    (13)谓排列有序。
    (14)匹敌;相当。
    (15)并排;依傍。
    (16)流亚,同类。
    (17)通“稏”。如“稏”亦作“罷亞”。
    (18)“婭”的古字。
    (19)亚细亚洲的简称。参见“亞非”、“亞非拉”。
    [②][wù]
    [《字彙》烏故切]
    亦作“亜2”。“惡2”的古字。“亚2”的繁体字。
    厌恶,憎恶。
    [③][yā]
    [《集韻》於加切,平麻,影。]
    亦作“亜3”。“亚3”的繁体字。
    (1)象声词。
    (2)助词。犹阿,多用在亲属称呼前,无义。

    音韵参考

    [广 韵]:衣嫁切,去40禡,yà,假開二去麻影
    [平水韵]:去声二十二禡
    [唐 音]:qa?
    [国 语]:yà,yā
    [粤 语]:aa3ngaa3
    [闽南语]:a1

亞(二)同部首字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