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七怎么读
更新时间:2025-05-23
七
七的拼音
注音 ㄑㄧ
部首笔画 1
繁体字
汉字结构独体结构
造字法会意
七的意思、基本意思
  • AGN
  • 五行
  • UniCode
    U+4E03
  • 仓颉
    JU
  • AGN
  • 四角号码
    40710
  • GBK编码
    C6DF
  • 规范汉字
    0007
  • 基本解释


    qī  ㄑㄧˉ
    ◎ 数名,六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柒”代)。
    ◎ 文体名,或称“七体”,为赋体的另一种形式。
    ◎ 旧时人死后每隔七天一祭,共七次,称“做七”。

    英文翻译


    seven

    康熙字典

    ◎ 康熙字典解释
    【子集上】【一字部】 七; 康熙笔画:2; 页码:页75第07(点击查看原图)
    【唐韻】親吉切【集韻】【韻會】【正韻】戚悉切,𡘋音桼。少陽數也。【說文】陽之正也,从一,微隂从中衺出也。【書·舜典】在璿璣玉衡,以齊七政。【註】七政,日月五星也。【詩·唐風】豈曰無衣七兮。【註】侯伯七命,車服皆以七爲節。 又詞家以七名篇,雖八首,問對凡七。七者,問對之別名,始枚乗七發,後傅毅七激,崔駰七依,曹植七啓,張協七命,繼之凡十餘家。 又三七,藥名。【本草綱目】言葉左三右四,故名。一說本名山桼。又姓。明七希賢。 又人名。【續仙傳】殷七七,名文祥。【蘇軾詩】安得道人殷七七,不論時節遣花開。 【正字通】或通作㭍桼漆。柒。

    字源字形

    七

    汉语字典

    [①][qī]
    [《廣韻》親吉切,入質,清。]
    (1)数词。六加一所得之和。
    (2)文体的一种。亦称七体,为赋的另一形式。南朝梁萧统《文选》列“七”为一门,收录枚乘《七发》八首,曹植《七启》八首,张协《七命》八首。
    (3)旧俗人死后每七日一祭,俗称曰“七”。
    (4)指西方。
    (5)姓。明代有七希贤。见明凌迪知《万姓统谱》。

    音韵参考

    [上古音]:质部清母,tsiet
    [广 韵]:親吉切,入5質,qi,臻開三入眞A清
    [平水韵]:入声四质
    [唐 音]:*tsit,tsit
    [国 语]:qī
    [粤 语]:cat1

    详细解释

    详细字义
    qī 
    〈数〉
    (1) (指事。从一ㄣ。画以纪数。本义:六加一的和)
    (2) 同本义 [seven]
    七,阳之正也。从一,微阴从中斜出也。——《说文》
    其数七。——《礼记·月令》
    七者,天地四时人之始也。——《汉书·律历志》
    七主星。——《大戴礼记·易本命》
    七日得。——《易·既济》。虞注:“震为七。”
    凡攻木之工七。——《周礼·考工记》
    有子七人。——《诗·邶风·凯风》
    (3) 又如:七宝(佛经上指金、银、琉璃、砗磲、玛璃、珍珠、玫瑰);七出(旧指休妻的七种理由:无子,淫泆报会,不事舅姑,口舌,盗窃,妒忌,恶疾);七年;七秩(七十大寿);七雄(指战国时秦、韩、魏、楚、燕、齐、赵七国)
    (4) 七次 [seven times]。如:诸葛亮七擒孟获
    词性变化
    qī 
    〈名〉
    (1) 文体名。亦称七体,骚体的一种 [a kind of literary form]。如:七体(沿袭汉·枚乘《七发》而成的一种文体;汉·傅毅有《七激》,刘广有《七兴》,曹植有《七启》,张协有《七命》)
    (2) 旧时人死后每七天为一祭,直到四十九天为止 [seventh]。如:头七,二七,…
    (3) 姓(明代有七希贤)

七(一)同部首字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