得到
  • 汉语词
  • 汉语典q
当前位置 :
胡笳十八拍
更新时间:2025-05-23

基本解释

胡笳十八拍 Hújiā Shíbāpāi
[Hu jia Shi Ba Pai] 古乐府琴曲歌辞,相传东汉末年蔡邕之女蔡文姬所作,一章为一拍,共十八章,故名。内容写她东汉末年为乱军所掳,落入南匈奴,后被赎归汉,途中想念亲生子女的矛盾心情

详细解释

古乐府琴曲歌辞名。相传 汉 末 蔡邕 女 蔡琰 ( 文姬 )作。共十八章,一章为一拍。又为古琴曲名。《乐府诗集·琴曲歌辞·胡笳十八拍》 宋 郭茂倩 题解:“ 唐 刘商 《胡笳曲序》曰:‘ 蔡文姬 善琴,能为《离鸞别鹤》之操。胡虏犯中原,为胡人所掠,入番为王后,王甚重之。 武帝 与 邕 有旧,敕大将军赎以归 汉 。胡人思慕 文姬 ,乃捲芦叶为吹笳,奏哀怨之音。后 董生 以琴写胡笳声为十八拍,今之《胡笳弄》是也。’《琴集》曰:‘大胡笳十八拍,小胡笳十九拍,并 蔡琰 作。’按 蔡翼 《琴曲》有大小胡笳十八拍, 沉辽 集,世名 沉 家声;小胡笳又有契声一拍,共十九拍,谓之 祝 家声, 祝氏 不详为何代人。”按,《乐府诗集》尚录有 蔡琰 原辞,《后汉书·列女传》则仅录《悲愤诗》。

字义分解

读音:hú

[hú]

中国古代称北边的或西域的民族:胡人。胡服。胡姬(西域出生的少女)。胡越(“胡”在北方;“越”在南方,喻疏远、隔绝)。 ◎ 泛指外国或外族的:胡椒。胡瓜(黄瓜)。胡琴。胡笳(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管乐器)。 ◎ 乱,无道理:胡来。胡闹。胡吹。胡言乱语。 ◎ 文言疑问词,为什么,何故:胡不归?“胡取禾三百廛兮?” ◎ 嘴周围和连着鬓角长的须毛:胡须。 ◎ 古代指兽类颈下垂肉:“狼跋其胡。” ◎ 巷、小街道称“胡同(tòng )”(用作巷名时,“同”读轻声不儿化)。 ◎ 姓。

读音:jiā

[jiā]

〔胡笳〕中国古代北方民族的一种乐器,类似笛子。

读音:shí

[shí]

数名,九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拾”代)。 ◎ 表示多、久:十室九空。 ◎ 表示达到顶点:十足。十成。

读音:bā

[bā]

数名,七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捌”代):八面玲珑。八卦(《周易》中的八种基本图形)。

读音:pāi

[pāi]

用手掌打:拍击。拍掌。拍抚。拍案叫绝。 ◎ 浪涛冲击:拍岸。 ◎ 拍打东西的用具:拍子(亦是计算乐音长短的单位)。 ◎ 乐曲的节奏:拍节。 ◎ 摄影:拍摄。拍照。拍片子。 ◎ 发出:拍发。拍电报。 ◎ 阿谀,巴结:拍马屁。吹吹拍拍。

范文来(fanwenlai.com)汇总了汉语字典,新华字典,成语字典,组词,词语,在线查字典,中文字典,英汉字典,在线字典,康熙字典等等,是学生查询学习资料的好帮手,是老师教学的好助手。
声明: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,根据《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》,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,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,我们会及时删除。
Copyright©2009-2021 范文来 fanwenlai.com 版权所有 滇ICP备2023002272号-32